
10月17日,以“產業革新,洞見未來”為主題的第十一屆中國農藥工業高峰論壇(福華論壇)在上海舉行。來自行業內的農藥巨頭們齊聚一堂,深刻剖析中國農藥行業未來發展趨勢,解析行業發展政策,為中國農藥行業的“產業革新”提供思想來源,以期“洞見未來”,成為新趨勢的贏家。
高峰論壇由深圳市易普樂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賢定主持,論壇分上下兩場舉行。四川省樂山市福華農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李大軍在致辭中表示。“開發綠色農藥、環保劑型,生產過程向著清潔化、自動化、安全化發展已經成為行業共識。推進農藥生產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發展也將成為中國農藥行業發展的主流趨勢”。
江蘇省農藥管理總站站長鄧建平就江蘇農藥生產轉型提升相關政策進行了解析,他表示,“隨著環保政策的層層加碼,園區統一重新認定,以及原則上不得新增農藥原藥(化學合成類)生產企業等環保政策出臺,行業內的小散亂企業相繼被關停;農藥企業兼并重組,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他認為,行業新一輪洗牌調整陣痛是難免的。同時應該看到,它們所占據的市場逐漸被釋放,這讓環保達標的企業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
山東省協會會長、中農聯合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許輝結合自己從事35年農藥生產親身經歷,他表示,無論從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還是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農藥都有存在的必要性。作為企業來說,如何發揮資源優勢、技術優勢,首先要把合規性放在首位;其次要立足國內,細化管理,內化服務;其三,加大對研發的投入。
浙江中山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步高就企業在不斷發展過程中經歷,以及基地搬遷轉移中遇到的坎坷、存在的困惑,提出建議,中國農藥行業正面臨著從高速發展到高質量發展的轉型關鍵時期。作為民營企業,同樣肩負振興中國農藥行業的社會責任,對農藥行業未來發展始終充滿信心,成為“打不死的小強”。
近期,揚農化工、安道麥、利民農化、紅太陽、興發集團等農化上市公司頻頻出手,順應行業整合重組趨勢,加快了農化行業的洗牌。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敬權認為,要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步伐;對外重組,拓展企業生存和發展空間,尋求規模效應和協同作用,增強中國企業在全球農藥行業產業鏈中的話語權。對于企業而言,要練好內功,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在實現“三廢”利用資源化上做文章;堅持自主研發與聯合開發相結合,通過新技術改造工藝,清潔生產,達到零排放,提高安全水平目標。
李大軍介紹說,福華集團堅持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并通過十多年的努力,把草甘膦這一產品作為平臺,通過垂直一體化循環產業鏈,可以生產多達十余種的副產物,實現了資源的循環綜合利用。累計投入約20億元,用于環保技術開發、裝置設施及項目建設,實現了超凈排放。目前,全產業鏈“磷”資源的利用率達到99.8%,“氯”資源利用率達到99.99%以上,冷凝水余熱利用率達到80%。環保已經成為福華的主要利潤來源和核心競爭力之一。
論壇下半場,在互動環節,與會者認為,隨著智能制造、大數據、藥械一體等領域的不斷發展,再加上農作物的多樣性特點,智能定制將影響農藥消費的新趨勢。中國農藥行業的服務創新也要從“賣到手里”轉為“施到田里”,聚焦差異化產品,打造綜合服務平臺,并最終得到用戶的認可和信任。